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5-08-25
    上一期   
    基础医学
    天麻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李诗黛,王红杰
    2025, 42(4):  1-9.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1
    摘要 ( 31 )   PDF (528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天麻,作为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天麻素和天麻多糖是天麻中两种重要的活性成分,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及神经损伤症状。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和组织发生变性和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组疾病,综述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对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保护作用及机制,以期为天麻中各活性成分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临床医学
    妊娠期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管理的相关研究进展
    杨淋,柳巧,黎晓强
    2025, 42(4):  10-17.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2
    摘要 ( 26 )   PDF (496KB) ( 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肺部弥漫性囊性病变为特征的多系统肿瘤性疾病,多见于育龄女性,在妊娠期间被诊断出淋巴管肌瘤病的患者预后较差,而且针对淋巴管肌瘤病的诊治策略对妊娠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在妊娠期的安全性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现对妊娠期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管理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能为此类患者的健康和良好妊娠结局提供帮助。
    不同剂量的新型口服抗凝药对高龄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宋朕,吴婷婷,陈蕊肖,焦圣军,姚天宇,田野,路陆
    2025, 42(4):  18-28.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3
    摘要 ( 29 )   PDF (1569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80岁高龄老年人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val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s)减少剂量与标准剂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至2025年2月,筛选出符合标准的研究。结局指标包括缺血性卒中/全身栓塞(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出血事件(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和其他部位严重出血等)、全因死亡。结果 共10篇队列研究纳入Meta分析,研究对象共45 574例。在有效性方面,减少剂量组相比标准剂量组在栓塞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40, 95%CI=0.99~1.99, P=0.06),但敏感性分析剔除异质性高的研究后,减少剂量与栓塞风险增加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67, 95%CI=1.42~1.97, P<0.05);在安全性方面,减少剂量组相比标准剂量组在出血风险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0, 95%CI=0.73~1.11, P=0.33),但存在较高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49, 95%CI=1.18~1.89, P<0.05)。结论 ≥80岁高龄老年人服用减少剂量的NOACs可能与较高的栓塞风险、全因死亡风险相关,出血风险方面无差异;在排除肾功能不全、低体质量及联合应用抗血小板药物等因素后,可考虑给以标准剂量的NOACs。
    易水学派研究
    国医大师路志正调理脾胃思想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运用
    祝昌昊,王浩源,唐阁
    2025, 42(4):  29-34.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4
    摘要 ( 22 )   PDF (447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医泰斗路志正教授,悬壶七十余年,尤其注重中医理论的传承与革新。在恪守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施治的根本理念之上,提炼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系统诊疗的学术思想。临床实践发现,路老的调理脾胃学术思想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文章首先阐述了路老关于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强调内外因相互作用。其次,分析了路老提出的辨证施治原则。通过对具体疾病用药的探讨,展示了运用路教授学术思想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独特见解和临床经验。本文旨在传承与发展慢性肾脏病中医药治疗策略,推动路老核心学术思想的继承与发扬。
    中医药学
    1958年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保定)概况考证
    孟宏伟
    2025, 42(4):  35-45.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5
    摘要 ( 23 )   PDF (2330KB) ( 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958年举办的河北省(保定)中医中药展览会为近代少见的中医盛会,见证了近代河北中医界的高光时刻。其学术水平之高,参加人数之多,影响之大,极为罕见,对于中医发展、中医教育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展览会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中医教育模式,通过普及中医文化,进行学术交流,大大促进了中医教育事业的发展。此次展览会的出版物质量高,以《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医药集锦》、《十万金方》为代表。二书至今畅销不衰。通过查证史料,搜集实物资料,对河北省中医中药展览会概况进行考证,保存资料,为相关研究提供线索,并对其成功原因进行探讨。
    安宁疗护
    综合叙事护理评估在安宁疗护病房癌症患者照护中的应用
    叶蕊,岳鹏,高爽,高丽
    2025, 42(4):  46-55.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6
    摘要 ( 25 )   PDF (529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运用综合叙事护理评估方法,使用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对安宁疗护病房的癌症患者进行评估,发现患者的主要照护问题,帮助安宁疗护团队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后续的安宁疗护服务提供实践依据,以改善患者生命末期生存质量,同时提升安宁疗护团队的照护能力。方法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安宁疗护病房300例癌症患者,运用综合叙事护理评估方法进行评估,采用改良后的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收集患者的照护问题。结果 300例患者的主要照护问题依次为精神健康、消化-水合、灵性、疼痛、睡眠和休息型态、角色改变等。结论 综合叙事护理评估结合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有助于安宁疗护团队全面、有效地发现癌症患者的照护问题,从而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优质的安宁疗护服务。
    护理学
    基于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标本采集质量监测闭环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朱飞,陈熙,李艳玲,刘海燕,毕朝煜
    2025, 42(4):  56-64.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7
    摘要 ( 19 )   PDF (866KB) ( 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构建标本采集质量监测闭环系统,评估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测5个潜在失效环节,在多学科团队配合下构建标本采集质量监测闭环系统。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标本采集与送检合格率。结果 经比较,标本采集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标本采集方法错误率、标本试管选择错误率、漏签发率、送检超时率均显著下降。结论 标本采集质量监测闭环系统可显著提高标本采集质量,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教育教学
    人工智能赋能助力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以人类遗传性状分析为例
    张伟伟,李少春,王恩军,李文艳,刘莉,王燕
    2025, 42(4):  65-74.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8
    摘要 ( 25 )   PDF (863KB) ( 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遗传性状分析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传统遗传性状分析环节主要通过课堂讲解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其存在数据收集与处理低效、模式识别与关联性分析局限以及多源数据整合技术壁垒等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体验。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及计算机视觉等AI技术为遗传性状分析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支撑。通过构建“数据获取-智能分析-课堂应用”三位一体的AI辅助教学体系,并进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及亲属群体实证研究,使AI技术在遗传性状分析教学中的显著优势得到了验证。教学实践表明,AI辅助教学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程度及科研实践能力。学生反馈积极,认为AI技术显著提升了遗传性状分析的效率,并帮助他们更容易理解遗传关联的复杂机制。同时,AI辅助教学也实现了教学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突破、教学模式创新以及教学价值体现,为医学遗传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法。
    中医教育仪器设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孙伯驹,刘彦明,庞晓瑜,李岩琪,闫东宁
    2025, 42(4):  75-80.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4.009
    摘要 ( 20 )   PDF (452KB) ( 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等中医教育的重点目标。中医教育仪器设备作为日常教学的工具和中医考试的载体,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从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展开论述,以期能够为中医教育仪器设备的发展提供较为可行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