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凌一揆. 中药学[M]. 上海: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4. [2] 高晓山. 归经引经涵义和理论源流浅识[J]. 德兴医药通讯, 1984, 3(1): 1. [3] 刘萍, 王平, 田代志, 等.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中药性味归经规律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 28(8): 2382-2384. 4] 许福泉, 管华诗, 冯媛媛, 等. 基于化学成分的中药归经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 2012, 8(5): 197-199. [5] 林声在, 余斌, 张勉. 泻下类中药性味归经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J]. 中国药房, 2013, 24(15): 1436-1438. [6] 章振保, 杨庆涛, 杨镜秋. 淫羊藿甙﹑菟丝子提取物对雄激素部分缺乏大鼠生殖保护作用的比较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6, 26(10): 1389-1391. [7] 武密山, 李恩, 赵素芝, 等. 补肾中药靶向经穴给药对骨质疏松患者的归经调节[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7, 11(27): 5336-5340. [8] 朱梅年. 试论中医“肾”的物质基础——有关微量元素锌、锰的探讨[J]. 中医杂志, 1983(5): 66-68. [9] 龚跃新, 张根海. 中药归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J]. 中医药研究, 1990(5): 23-24 [10] 张吉仲, 杨学军. 藏药诃子归经的实验研究[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5(7): 81-82. [11] 张吉仲, 马晨. 藏药余甘子归经的实验研究[J]. 河南中医, 2007, 27(5): 26-28. [12] 薛曼, 薛瑞辰, 白迎春, 等. 黄芪归经的实验研究[J]. 光明中医, 2012, 27(11): 2188-2190. [13] 陶蓓蕾, 邱德仁, 杨芃原.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医中药进展和评述[J]. 化学世界, 2011, 52(10): 626-634. [14] 张杰, 李涢. 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开展中药归经理论实质的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14(1): 7. [15] 马千里, 黄金昭, 庞靖祥, 等. 中药材延迟发光的激发频率响应与归经的关系初探[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3, 31(12): 2619-2622. [16] 贺福元. 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对补阳还五汤的研究[D]. 成都: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 [17] 赵静, 张卫东. 基于系统生物学的多靶点及多组分药物研究的进展[J]. 中国药学杂志, 2010, 45(15): 1211. [18] I MMING P, SINNING C, MEYER A. Drugs, their targets and the nature and number of drug targets[J]. Nat Rev Drug Discov, 2006, 5(10):821-834. [19] 王娟, 李学军. 网络药理学与药物发现研究进展[J]. 生理科学进展, 2011, 42(4): 241. [20] 贺福元, 周宏灏, 罗杰英. 多成分药物动力学代谢网络动力学数学模型建立及参数分析[J].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2007, 12(12): 1321. [21] WU Zheng, LIU H H, LEBANOWSKI L, et al. A basic step toward understanding skin surfac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s caused by internal heat sources[J]. Phys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2007, 52(17): 5379-5393. [22] 陈志伟, 刘忠齐. TTM(热断层)技术在中医领域应用概述[J]. 世界中医药, 2008, 3(2): 104-105. [23] 郑霞, 李启佳, 刘奕, 等. 应用 TTM 评价新生化颗粒及补血益母颗粒的药物靶向性研究[J]. 四川中医, 2013, 31(4): 58-59 [24] 费兆馥. 脉诊仪的研究现状及对寸口三部脉象客观检测的初步设想[J].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26(4): 7-10. [25] 张润杰. 岐轩药物法象[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26] 刘群, 朱子凤, 杨晓农.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认识[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33(6): 1334-1339. [27] 赵宗江, 魏晨.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现状和展望[J]. 中国医药学报, 2003, 18(1): 40. [28] 宋小莉. 中药归经理论现代实验研究综述[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5(1): 76. [29] 余伶俐. 中医脉诊客观化与数字化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 2006, 34(2): 129-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