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纪小龙, 施作霖. 诊断免疫组织化学[M]. 北京: 军事医学出版社, 1997: 25.
[2] MIKI Y, SWENSEN J, SHATTULK-EIDENS D. et al. Astrony candidate for the breast cancer and ovario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BRCA1[J]. Science, 1994, 266: 66-71.
[3] MILNE R L, ANTONIOU A C. Genetic modifiers of cancer risk for BRCA1 and BRCA2 mutation carriers[J]. Ann Oncol, 2011, 22 ( Suppl 1): 11-17.
[4] 缑文斌, 王智, 苗娜, 等. 维吾尔族和汉族女性散发性乳腺癌 BRCA1 及 BRCA2 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5, 38(3): 278-287.
[5] 解云涛. 家族性乳腺癌 BRCA1、2 基因突变检测及临床应用[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3, 33(3): 233-235.
[6] 马金柱, 张嘉玲, 刘明. BRCA1 与 p53 在散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J]. 实用肿瘤杂志, 2011, 26(3): 233-236.
[7] 马金柱. 乳腺癌与 BRCAl 及 BRCA2 基因相关性研究进展[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 44(10): 1212-1213.
[8] 史春颖, 刘源, 李睿, 等. 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发病危险因素及生物学指标 ER、PR、C-erbB-2 表达的研究[J].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5, 49(1): 52-59.
[9] 汪小霞, 孟刚, 李丽, 等. 乳腺癌中 EZH2 和 p53 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5, 31(3): 273-276.
[10] 任宇鹏, 宋纯, 张昊. 结肠癌组织中 Beclin1 及 Bcl-2 表达变化及意义[J]. 山东医药, 2015, 55(8): 34-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