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 48.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417. [3] 崔檬,李娜,王玉梅.基于安宁疗护理念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学习体验的质性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2, 39(4): 55-60.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2.04.008. [4] 刘虹.人文医学引论[J].医学与哲学, 2019, 40(7): 1-4,13. DOI: 10.12014/j.issn.1002-0772.2019.07.01. [5] 张晓报,刘宝存.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优化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 2023, 14(6): 43-51. DOI: 10.3969/j.issn.1672-0717.2023.06.05. [6] 刘楠,李建涛,解军.省属医科院校科教融合的要义、构成和路径[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5, 42(1): 63-68.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5.01.007. [7]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0-08)[2024-12-16].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40/s7952/201810/t20181017_351901.html. [8] 贾悦,王祝昕,钟小浜.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 29(1): 119-121. [9] 吕志远,李成军.医学教育要注重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06, 21(4): 374-378. DOI: 10.3969/j.issn.1005-3697.2006.04.031. [10] 杨承慧,王震.“医学+X”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3, 31(1): 11-15. DOI: 10.13555/j.cnki.c.m.e.2023.01.003. [11] 黄诗斯,朱乐攀,何章勇.微课+翻转教学在临床输血实习生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23, 40(5): 76-80. DOI: 10.3969/j.issn.1674-490X.2023.05.012. [12] 翟佳丽,宋麒,马红,等.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背景下传统康复方法学课程思政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 23(4): 1-3. DOI: 10.3969/j.issn.1672-2779.2025.04.001. [13] 王东红,宋艺旋.新医科视域下医学人文教育的优化路径探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1(5): 56-60. [14] 吴遵秋,吴宁,孙见飞.三维度融合的创新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方式探究[J].基础医学教育, 2024, 26(9): 811-815. DOI: 10.13754/j.issn2095-1450.2024.09.18. |